欢迎来到重庆俊泉水处理设备有限公司官方网站!

俊泉实业,传动精彩 转动未来

专注水处理设备定制、生产一站式服务商

咨询热线:

023-6295-9615 13193096665

重庆俊泉水处理设备有限公司

新闻资讯

新闻资讯

联系我们

手机:13193096665

电话:023-6295-9615

邮箱:351513460@qq.com

地址:重庆市南岸茶园新区同景国际S组团1栋6楼

公司新闻

污水处理厂中的常见问题及解决办法!

  • 作者:管理员
  • 发布时间:2022-12-06 16:13:07
  • 点击:224

1.如发现污泥在污水处理过程中变白,

原因:

(1)营养不足,丝状细菌或固定纤毛虫大量繁殖,细菌胶束生长不良

(2)PH值过高或过低,导致丝状细菌生长,污泥疏松,体积大。

解决方案:

主要结果如下:(1)根据营养比例调整进水负荷,加入氨氮液滴,使污泥颜色保持数天。

(2)调节进水pH值,使曝气池pH值保持在6~8之间,长期保持pH值范围,可有效防止污泥膨胀。

2.如发现污泥在操作过程中变黑,

原因是曝气池中的溶解氧太低,有机物分解释放H2S,与Fe相互作用形成FeS。

溶液:增加供氧或增加回流污泥,只要曝气池溶解氧超过10小时左右,污泥将逐渐恢复正常。

3.在实验室试验中,污泥过滤困难或出水色度增加。

原因:营养不足或水温低,污泥生长不良,污泥絮凝量大

解决方案:增加负荷平衡营养,提高水温,改善污泥生长环境。

4.曝气池中产生大量气泡。

原因:进水负荷过高,冲击负荷大,导致部分污泥分解并附着在气泡上,使气泡粘稠不脆,大量气泡堆积在水面上。

解决办法:减少进水,略微增加回流污泥量,稳定一段时间,减泡系统逐渐正常。

5.曝气池产生棕色或灰色泡沫

原因:污泥老化,泥龄过高,絮凝后的污泥附着在泡沫上

解决方案:增加污泥排放,逐步更新系统中的新污泥,污泥更新过程需要持续几天,在此过程中必须控制运行环境,保证新污泥的活性(保证1.0≤3.0中溶解氧的稳定水平,平衡养分比例,适当添加养分)。

6.沉淀池中漂浮着一大片黑色污泥。

原因:

主要结果如下:(1)沉淀池有死角,局部污泥积累为厌氧,CH4和CO2,气泡附着在污泥颗粒上使其漂浮,出水氨氮往往较高。

(2)回流比太小,污泥回流不及时回流,使之成为厌氧运动。

解决方案:

主要结果如下:(1)如果沉淀池有死角,则可以缓解系统处于高溶解氧状态的问题,而基本解决方案需要死角的结构转换才能实现。

(2)提高回流比,防止污泥在沉淀池中停留太久。

7.沉淀池的泥浆表面过高,流出物中的悬浮物增加。

原因:

主要结果如下:(1)COD过高时,有机物的分解不完全影响污泥的沉降性能,沉降效果变差。

(2)COD过低,污泥缺乏营养,由于耐低营养菌的增加,絮凝性能变差。

(3)污泥龄长,污泥浓度过高,污泥结构松散,不易沉降。

(4)水温过高导致小分子有机物增加,细菌胶束对有机物的过度吸附导致污泥絮凝。

解决方案:

主要结果如下:(1)降低负荷,降低进水COD总量,提高溶解氧,使污泥性能逐步恢复。

(2)在适当范围内控制进水量,维持高溶解氧状态一段时间后,对低营养菌的抑制作用继续增强。

(3)增加剩余污泥的排放,并将系统的污泥浓度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

(4)降低曝气池水温,控制溶解氧水平,一段时间后污泥可恢复正常。

8.污泥膨胀

在活性污泥系统中,有时污泥沉降性能差,比重降低,体积增大,沉淀池内污泥沉降困难,污泥溢流和损失严重,处理效果急剧下降,这种现象是污泥膨胀的现象,污泥膨胀是活性污泥系统中最难解决的问题,目前还没有很好的解决方案。

(1)下表是实际操作过程中总结的作战对策清单:

(2通过调整工艺操作措施来控制污泥膨胀的方法。

调整运行过程控制措施,对于工艺条件控制不当引起的污泥膨胀是非常有效的。

具体方法如下:

(1)在曝气池入口处加入粘土、石灰、原泥或消化污泥,以改善活性污泥的沉降和密实度。

(2)保持污水进入曝气池的新鲜状态,如采取预曝气措施,使废水处于好氧状态。

(3)加强曝气强度,提高混合液的溶解氧浓度,防止混合液的局部缺氧或厌氧性。

(4)补充营养物,如氮和磷,以维持混合溶液中C、N、P和其他养分的平衡。

(5)提高二沉池污泥回流比,缩短污泥停留时间。

(6)采用预曝气吹酸或加碱调节废水,提高曝气池进水pH值。

(7)发挥调节池的作用,确保曝气池污泥负荷的相对稳定性。

(8)控制曝气池进水温度

2.调试步骤

①调试工作前的先决条件

调试前的先决条件包括全部机械设备和仪表在调试工作进行之前已经进行初步调试,并确认可投入使用;所有的构筑物和工艺管道均已经清理完毕;各构筑物均已经进行闭水试验,经过监理方和各方同意验收;各构筑物经过初期的清水试验,确认构筑物能满足设计要求。

②确定调试过程中需要培育的菌种

通过对以往污水处理的经验,活性污泥法主要菌种为细菌和有关的微生物,培育菌种的菌源采用活性污泥或者采用化粪池污泥,或者直接使用人类粪便污水作为菌源;此处采用人类粪便污水,通过车辆运输加入到接触池中作为菌源。加入的菌源要求不存在对微生物有害作用的重金属物质。

③初步向池内投加污水

首先向池中加入一定量的污水,加入的污水要求有适当的有机物浓度,它们是微生物的食源,如果营养不够,就要加入无机盐(氨盐,氮盐)补充营养。

④投加菌种污泥

在污水进入池内后加入含有菌种的人类粪便污水,边加入边曝气,观察污水的水质情况,直到污水中出现絮状物质,证明污泥有了活性,可以停止曝气,等待微生物的静态生长,然后加大污水的加入量。

⑤进一步加大污水的加入量

在上次加入污水量的基础上,加大污水的投加量,加入污水后进行曝气,重复上面的步骤。在进行调试的过程中,要求随时观察水质的变化情况,对出现的问题随时处理,否则将对微生物产生很大的影响。

⑥加大污水量达到设计要求

由于通过前期的培育,池中有了大量的微生物,可以将污水加至设计水位,重复上面的曝气步骤,直到达到想要的结果,查看池中水质分布情况和填料上膜的生长情况,针对性进行下部工作。

⑦驯化

在达到设计要求后,池中的微生物还不能达到立即进行连续处理的能力,要求进水维持一段时间的间歇运行,直到水中有了大量的微生物和挂膜已经达到一定厚度,完成菌种的驯化,才可以连续进水,连续曝气,不间断的运行。


1.如发现污泥在污水处理过程中变白,

原因:

(1)营养不足,丝状细菌或固定纤毛虫大量繁殖,细菌胶束生长不良

(2)PH值过高或过低,导致丝状细菌生长,污泥疏松,体积大。

解决方案:

主要结果如下:(1)根据营养比例调整进水负荷,加入氨氮液滴,使污泥颜色保持数天。

(2)调节进水pH值,使曝气池pH值保持在6~8之间,长期保持pH值范围,可有效防止污泥膨胀。

2.如发现污泥在操作过程中变黑,

原因是曝气池中的溶解氧太低,有机物分解释放H2S,与Fe相互作用形成FeS。

溶液:增加供氧或增加回流污泥,只要曝气池溶解氧超过10小时左右,污泥将逐渐恢复正常。

3.在实验室试验中,污泥过滤困难或出水色度增加。

原因:营养不足或水温低,污泥生长不良,污泥絮凝量大

解决方案:增加负荷平衡营养,提高水温,改善污泥生长环境。

4.曝气池中产生大量气泡。

原因:进水负荷过高,冲击负荷大,导致部分污泥分解并附着在气泡上,使气泡粘稠不脆,大量气泡堆积在水面上。

解决办法:减少进水,略微增加回流污泥量,稳定一段时间,减泡系统逐渐正常。

5.曝气池产生棕色或灰色泡沫

原因:污泥老化,泥龄过高,絮凝后的污泥附着在泡沫上

解决方案:增加污泥排放,逐步更新系统中的新污泥,污泥更新过程需要持续几天,在此过程中必须控制运行环境,保证新污泥的活性(保证1.0≤3.0中溶解氧的稳定水平,平衡养分比例,适当添加养分)。

6.沉淀池中漂浮着一大片黑色污泥。

原因:

主要结果如下:(1)沉淀池有死角,局部污泥积累为厌氧,CH4和CO2,气泡附着在污泥颗粒上使其漂浮,出水氨氮往往较高。

(2)回流比太小,污泥回流不及时回流,使之成为厌氧运动。

解决方案:

主要结果如下:(1)如果沉淀池有死角,则可以缓解系统处于高溶解氧状态的问题,而基本解决方案需要死角的结构转换才能实现。

(2)提高回流比,防止污泥在沉淀池中停留太久。

7.沉淀池的泥浆表面过高,流出物中的悬浮物增加。

原因:

主要结果如下:(1)COD过高时,有机物的分解不完全影响污泥的沉降性能,沉降效果变差。

(2)COD过低,污泥缺乏营养,由于耐低营养菌的增加,絮凝性能变差。

(3)污泥龄长,污泥浓度过高,污泥结构松散,不易沉降。

(4)水温过高导致小分子有机物增加,细菌胶束对有机物的过度吸附导致污泥絮凝。

解决方案:

主要结果如下:(1)降低负荷,降低进水COD总量,提高溶解氧,使污泥性能逐步恢复。

(2)在适当范围内控制进水量,维持高溶解氧状态一段时间后,对低营养菌的抑制作用继续增强。

(3)增加剩余污泥的排放,并将系统的污泥浓度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

(4)降低曝气池水温,控制溶解氧水平,一段时间后污泥可恢复正常。

8.污泥膨胀

在活性污泥系统中,有时污泥沉降性能差,比重降低,体积增大,沉淀池内污泥沉降困难,污泥溢流和损失严重,处理效果急剧下降,这种现象是污泥膨胀的现象,污泥膨胀是活性污泥系统中最难解决的问题,目前还没有很好的解决方案。

(1)下表是实际操作过程中总结的作战对策清单:

(2通过调整工艺操作措施来控制污泥膨胀的方法。

调整运行过程控制措施,对于工艺条件控制不当引起的污泥膨胀是非常有效的。

具体方法如下:

(1)在曝气池入口处加入粘土、石灰、原泥或消化污泥,以改善活性污泥的沉降和密实度。

(2)保持污水进入曝气池的新鲜状态,如采取预曝气措施,使废水处于好氧状态。

(3)加强曝气强度,提高混合液的溶解氧浓度,防止混合液的局部缺氧或厌氧性。

(4)补充营养物,如氮和磷,以维持混合溶液中C、N、P和其他养分的平衡。

(5)提高二沉池污泥回流比,缩短污泥停留时间。

(6)采用预曝气吹酸或加碱调节废水,提高曝气池进水pH值。

(7)发挥调节池的作用,确保曝气池污泥负荷的相对稳定性。

(8)控制曝气池进水温度

2.调试步骤

①调试工作前的先决条件

调试前的先决条件包括全部机械设备和仪表在调试工作进行之前已经进行初步调试,并确认可投入使用;所有的构筑物和工艺管道均已经清理完毕;各构筑物均已经进行闭水试验,经过监理方和各方同意验收;各构筑物经过初期的清水试验,确认构筑物能满足设计要求。

②确定调试过程中需要培育的菌种

通过对以往污水处理的经验,活性污泥法主要菌种为细菌和有关的微生物,培育菌种的菌源采用活性污泥或者采用化粪池污泥,或者直接使用人类粪便污水作为菌源;此处采用人类粪便污水,通过车辆运输加入到接触池中作为菌源。加入的菌源要求不存在对微生物有害作用的重金属物质。

③初步向池内投加污水

首先向池中加入一定量的污水,加入的污水要求有适当的有机物浓度,它们是微生物的食源,如果营养不够,就要加入无机盐(氨盐,氮盐)补充营养。

④投加菌种污泥

在污水进入池内后加入含有菌种的人类粪便污水,边加入边曝气,观察污水的水质情况,直到污水中出现絮状物质,证明污泥有了活性,可以停止曝气,等待微生物的静态生长,然后加大污水的加入量。

⑤进一步加大污水的加入量

在上次加入污水量的基础上,加大污水的投加量,加入污水后进行曝气,重复上面的步骤。在进行调试的过程中,要求随时观察水质的变化情况,对出现的问题随时处理,否则将对微生物产生很大的影响。

⑥加大污水量达到设计要求

由于通过前期的培育,池中有了大量的微生物,可以将污水加至设计水位,重复上面的曝气步骤,直到达到想要的结果,查看池中水质分布情况和填料上膜的生长情况,针对性进行下部工作。

⑦驯化

在达到设计要求后,池中的微生物还不能达到立即进行连续处理的能力,要求进水维持一段时间的间歇运行,直到水中有了大量的微生物和挂膜已经达到一定厚度,完成菌种的驯化,才可以连续进水,连续曝气,不间断的运行。


1.如发现污泥在污水处理过程中变白,

原因:

(1)营养不足,丝状细菌或固定纤毛虫大量繁殖,细菌胶束生长不良

(2)PH值过高或过低,导致丝状细菌生长,污泥疏松,体积大。

解决方案:

主要结果如下:(1)根据营养比例调整进水负荷,加入氨氮液滴,使污泥颜色保持数天。

(2)调节进水pH值,使曝气池pH值保持在6~8之间,长期保持pH值范围,可有效防止污泥膨胀。

2.如发现污泥在操作过程中变黑,

原因是曝气池中的溶解氧太低,有机物分解释放H2S,与Fe相互作用形成FeS。

溶液:增加供氧或增加回流污泥,只要曝气池溶解氧超过10小时左右,污泥将逐渐恢复正常。

3.在实验室试验中,污泥过滤困难或出水色度增加。

原因:营养不足或水温低,污泥生长不良,污泥絮凝量大

解决方案:增加负荷平衡营养,提高水温,改善污泥生长环境。

4.曝气池中产生大量气泡。

原因:进水负荷过高,冲击负荷大,导致部分污泥分解并附着在气泡上,使气泡粘稠不脆,大量气泡堆积在水面上。

解决办法:减少进水,略微增加回流污泥量,稳定一段时间,减泡系统逐渐正常。

5.曝气池产生棕色或灰色泡沫

原因:污泥老化,泥龄过高,絮凝后的污泥附着在泡沫上

解决方案:增加污泥排放,逐步更新系统中的新污泥,污泥更新过程需要持续几天,在此过程中必须控制运行环境,保证新污泥的活性(保证1.0≤3.0中溶解氧的稳定水平,平衡养分比例,适当添加养分)。

6.沉淀池中漂浮着一大片黑色污泥。

原因:

主要结果如下:(1)沉淀池有死角,局部污泥积累为厌氧,CH4和CO2,气泡附着在污泥颗粒上使其漂浮,出水氨氮往往较高。

(2)回流比太小,污泥回流不及时回流,使之成为厌氧运动。

解决方案:

主要结果如下:(1)如果沉淀池有死角,则可以缓解系统处于高溶解氧状态的问题,而基本解决方案需要死角的结构转换才能实现。

(2)提高回流比,防止污泥在沉淀池中停留太久。

7.沉淀池的泥浆表面过高,流出物中的悬浮物增加。

原因:

主要结果如下:(1)COD过高时,有机物的分解不完全影响污泥的沉降性能,沉降效果变差。

(2)COD过低,污泥缺乏营养,由于耐低营养菌的增加,絮凝性能变差。

(3)污泥龄长,污泥浓度过高,污泥结构松散,不易沉降。

(4)水温过高导致小分子有机物增加,细菌胶束对有机物的过度吸附导致污泥絮凝。

解决方案:

主要结果如下:(1)降低负荷,降低进水COD总量,提高溶解氧,使污泥性能逐步恢复。

(2)在适当范围内控制进水量,维持高溶解氧状态一段时间后,对低营养菌的抑制作用继续增强。

(3)增加剩余污泥的排放,并将系统的污泥浓度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

(4)降低曝气池水温,控制溶解氧水平,一段时间后污泥可恢复正常。

8.污泥膨胀

在活性污泥系统中,有时污泥沉降性能差,比重降低,体积增大,沉淀池内污泥沉降困难,污泥溢流和损失严重,处理效果急剧下降,这种现象是污泥膨胀的现象,污泥膨胀是活性污泥系统中最难解决的问题,目前还没有很好的解决方案。

(1)下表是实际操作过程中总结的作战对策清单:

(2通过调整工艺操作措施来控制污泥膨胀的方法。

调整运行过程控制措施,对于工艺条件控制不当引起的污泥膨胀是非常有效的。

具体方法如下:

(1)在曝气池入口处加入粘土、石灰、原泥或消化污泥,以改善活性污泥的沉降和密实度。

(2)保持污水进入曝气池的新鲜状态,如采取预曝气措施,使废水处于好氧状态。

(3)加强曝气强度,提高混合液的溶解氧浓度,防止混合液的局部缺氧或厌氧性。

(4)补充营养物,如氮和磷,以维持混合溶液中C、N、P和其他养分的平衡。

(5)提高二沉池污泥回流比,缩短污泥停留时间。

(6)采用预曝气吹酸或加碱调节废水,提高曝气池进水pH值。

(7)发挥调节池的作用,确保曝气池污泥负荷的相对稳定性。

(8)控制曝气池进水温度

2.调试步骤

①调试工作前的先决条件

调试前的先决条件包括全部机械设备和仪表在调试工作进行之前已经进行初步调试,并确认可投入使用;所有的构筑物和工艺管道均已经清理完毕;各构筑物均已经进行闭水试验,经过监理方和各方同意验收;各构筑物经过初期的清水试验,确认构筑物能满足设计要求。

②确定调试过程中需要培育的菌种

通过对以往污水处理的经验,活性污泥法主要菌种为细菌和有关的微生物,培育菌种的菌源采用活性污泥或者采用化粪池污泥,或者直接使用人类粪便污水作为菌源;此处采用人类粪便污水,通过车辆运输加入到接触池中作为菌源。加入的菌源要求不存在对微生物有害作用的重金属物质。

③初步向池内投加污水

首先向池中加入一定量的污水,加入的污水要求有适当的有机物浓度,它们是微生物的食源,如果营养不够,就要加入无机盐(氨盐,氮盐)补充营养。

④投加菌种污泥

在污水进入池内后加入含有菌种的人类粪便污水,边加入边曝气,观察污水的水质情况,直到污水中出现絮状物质,证明污泥有了活性,可以停止曝气,等待微生物的静态生长,然后加大污水的加入量。

⑤进一步加大污水的加入量

在上次加入污水量的基础上,加大污水的投加量,加入污水后进行曝气,重复上面的步骤。在进行调试的过程中,要求随时观察水质的变化情况,对出现的问题随时处理,否则将对微生物产生很大的影响。

⑥加大污水量达到设计要求

由于通过前期的培育,池中有了大量的微生物,可以将污水加至设计水位,重复上面的曝气步骤,直到达到想要的结果,查看池中水质分布情况和填料上膜的生长情况,针对性进行下部工作。

⑦驯化

在达到设计要求后,池中的微生物还不能达到立即进行连续处理的能力,要求进水维持一段时间的间歇运行,直到水中有了大量的微生物和挂膜已经达到一定厚度,完成菌种的驯化,才可以连续进水,连续曝气,不间断的运行。

重庆俊泉水处理设备公司是一家有着15年研发、制造、生产的环保设备厂家,专业生产各类污水处理、废气处理和纯水处理等环保设备,有需要的老板欢迎进站咨询或拨打电话131-9309-6663。

在线客服
联系方式

热线电话

13193096665

上班时间

周一到周五

公司电话

023-6295-9615

线